欢迎来到科汇华晟官方网站!

行业资讯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首页 > 技术文章 > 人体器官培养最新进展
人体器官培养最新进展
编辑 :

科汇华晟

时间 : 2024-11-26 10:10 浏览量 : 17

人体器官培养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以下是对该领域最新进展的概述:


一、类器官培养

类器官是一种在体外利用胚胎干细胞或者成体干细胞培养出的3D细胞培养物,它与人体器官具有相似的组织学特征,并且能部分重现器官的生理功能。以下是关于类器官培养的最新进展:


1.多种类器官的成功培养:

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培养出多种类器官,包括肠道类器官、脑类器官、肝脏类器官等。这些类器官在三维空间中形成类似于人体内器官的组织结构,包含多种细胞类型,能够较好地模拟体内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在大脑类器官方面,科学家首次利用人类胎儿大脑组织成功衍生出在体外自组织生成的大脑类器官(FeBO),为深入研究大脑发育、探索大脑发育障碍和脑肿瘤等大脑发育相关疾病开辟了新路径。

2.基因编辑与疾病模型:

类器官培养技术使得科学家们能够对类器官中的细胞进行精准的基因编辑,从而研究特定基因的功能和疾病机制。

通过利用患者来源的干细胞培养类器官,可以建立疾病模型,如利用来自帕金森病患者的诱导多能干细胞培养脑类器官,以研究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

3.药物筛选与毒性测试:

类器官可以用于药物筛选,快速评估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传统的细胞培养模型和动物模型相比,类器官更能反映人体器官对药物的反应,提高药物筛选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人工器官

人工器官是指用人工材料制成,能部分或全部代替人体自然器官功能的部件。以下是关于人工器官的最新进展:


1.人工心脏:

中国人工心脏产业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为了填补晚期心衰患者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国内多家企业近年来积极布局相关的人工心脏产品。已有全磁悬浮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等人工心脏辅助装置上市,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关键性能指标已达到同等水平。

2.人工肝:

人工肝主要有生物型人工肝、非生物型人工肝和混合型人工肝三种类型。非生物型人工肝主要起到解毒功能,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适应晚期肝衰竭。生物型和混合型人工肝除了有解毒功能外,还有部分合成和代谢功能,目前处于小规模应用阶段,是未来人工肝发展的潜力方向。

3.其他人工器官:

在人工耳蜗方面,国产人工耳蜗品牌如诺尔康等已占据国内一定的市场份额。在人工晶状体方面,国产产品占比也在逐步提升。


三、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是挽救危重患者的关键医疗技术。以下是关于器官移植的最新进展:


1.器官捐献与移植体系:

自2010年启动器官捐献试点以来,我国在制度设计、社会动员和标准流程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建立了完善的工作体系,实现了器官捐献与移植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

2.技术创新:

全国首个获批的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单位,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在器官移植领域率先开展众多技术创新。例如,完成了亚洲首例心、肝、肾序贯性的移植,亚洲首例“心肝联合移植”,以及全球首例“亲属肝”加“废弃肝”双供肝肝移植等。

3.术后感染与免疫耐受:

移植患者面临着免疫抑制带来的隐患,必须持续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止排斥反应。但这也削弱了他们对外界病原体的抵抗力,使得这些患者更容易受到感染。因此,提高移植后患者的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新型诊断体系以精准诊断病原体,利用噬菌体治疗移植后难治性细菌感染,并开展BK病毒疫苗研发以预防病毒感染等。


总结

人体器官培养领域在类器官培养、人工器官和器官移植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些进展不仅为医学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福音。

cache
Processed in 0.005452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