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动物多模态活体肿瘤学研究中,多种先进仪器通过整合不同成像原理,为肿瘤生长、转移及药物疗效评估提供了全方位解决方案。以下是一些关键仪器及其特点:
一、多模态活体成像系统
1.AniView100多模式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
技术原理:结合生物发光成像、荧光成像及转换荧光成像功能,采用制冷温度达绝对-100℃的超高度量子效率、深度制冷背照式科研级CCD相机,实现微弱信号的高灵敏度捕获。
核心优势:
高灵敏度:配备全密闭抗干扰暗箱与OD6高品质滤光片,有效减少信号损失及外界干扰。
多光源兼容性:支持500nm至840nm范围内的荧光成像,兼容多种荧光染料。
智能化操作:全中文软件界面支持预设实验方案、自动对焦及一键成像,量化分析功能可直接输出实验报告。
应用场景:
荧光素酶标记的肿瘤生长监测
荧光标记物的体内分布及代谢示踪
载药纳米颗粒的药效评价
2.IVIS Spectrum小动物活体光学三维成像系统
技术原理:集成活体或离体的透射荧光、反射荧光及生物发光成像模式,通过窄带激发光和发射光滤光片实现光谱分离。
核心优势:
多模态成像:支持从微孔板细胞到高通量动物全身成像(最多5只小鼠同时检测)。
光谱拆分算法:可同时检测多个荧光信号,降低组织自身荧光干扰。
应用场景:
肿瘤生长及转移监测
药物分布及代谢研究
干细胞移植存活与增殖示踪
3.锐视科技SHARP 1000多模态图像引导小动物精准放疗系统
技术原理:融合高分辨率Micro CT成像与三维光学成像技术,实现亚毫米级靶区定位。
核心优势:
精准放疗:GPU加速的蒙特卡罗剂量计算技术确保快速准确的放射剂量控制。
多模态引导:通过光学与CT图像融合,解决传统放疗中靶区识别与定位精度问题。
应用场景:
原位结直肠癌放疗效果评估
放射性并发症风险控制
二、多模态影像联用系统
1.小动物活体Micro-CT影像系统(Quantum GX2)
技术原理:基于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提供1-100μm分辨率的骨骼、肺及脂肪组织结构成像。
核心优势:
非侵入性监测:支持活体动物长时程研究,减少实验动物使用量。
多物种兼容性:适用于斑马鱼、小鼠、大鼠及兔子等多种样本。
应用场景:
肿瘤血管生成研究
药物疗效与毒性评估
2.法国Inviscan小动物PET/CT活体成像系统
技术原理:结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与X射线CT技术,实现解剖与功能同步显像。
核心优势:
高分辨率:解剖结构分辨率达0.7mm,功能成像灵敏度优异。
多模态融合:支持肿瘤代谢活性与形态学的关联分析。
应用场景:
肿瘤早期诊断
药物靶点验证
三、专用测量与成像辅助设备
1.Peira TM900肿瘤测量仪
技术原理:基于先进立体成像技术,通过结构光变形系数自动计算肿瘤三维图像与体积。
核心优势:
非接触式测量:消除卡尺测量的人为误差,支持不规则形状肿瘤的精准测量。
手持式设计:配备多种探头罩,适应不同尺寸肿瘤的测量需求。
应用场景:
肿瘤生长动力学研究
药物疗效的量化评估
2.布鲁克Skyscan 1278微型CT系统
技术原理:采用锥形束X射线技术,实现骨密度三维重建。
核心优势:
高速扫描:扫描速度较传统设备提升40%,支持动态过程监测。
高分辨率成像:提供详细的骨结构信息,辅助肿瘤骨转移研究。
应用场景:
肿瘤诱导的骨病变评估
抗骨吸收药物疗效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