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科汇华晟官方网站!

行业资讯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首页 > 技术文章 > 模拟失重环境中贴壁细胞与悬浮细胞的培养方法
模拟失重环境中贴壁细胞与悬浮细胞的培养方法
编辑 :

科汇华晟

时间 : 2025-11-17 14:44 浏览量 : 3

模拟失重环境(如空间微重力或地面模拟失重)下的细胞培养,核心是通过技术手段抵消重力对细胞的影响,还原失重状态下细胞的生长、分化及功能响应。贴壁细胞与悬浮细胞因生长特性差异,需采用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核心围绕 “重力抵消”“环境适配”“细胞活性维持” 三大关键目标展开。


一、模拟失重环境的核心技术手段

1. 回转式生物反应器(RWV/SRV)

通过水平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抵消重力,使细胞处于持续悬浮的 “动态失重” 状态。反应器内壁光滑无搅拌桨,避免剪切力损伤细胞,同时保证营养物质与代谢废物均匀扩散。适用于贴壁细胞(需结合微载体)与悬浮细胞的长期培养,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地面模拟失重技术。

2. 随机定位机(RPM)

通过三维随机旋转改变细胞的重力矢量方向,使细胞在统计意义上处于 “平均失重” 状态。设备可调节旋转速度与角度范围,适配不同细胞的耐受度,无需微载体即可实现贴壁细胞的脱壁悬浮培养,适合短期动态观察与机制研究。

3. 磁悬浮培养系统

利用强磁场产生的磁力抵消细胞重力,使细胞悬浮于培养基中。该方法无机械旋转,剪切力极低,适合对力学敏感的细胞(如干细胞、脆弱悬浮细胞),但需使用磁性标记或磁性培养基,可能对部分细胞功能产生影响,应用场景相对受限。

4. 平板倾斜法(简易模拟)

通过将培养皿 / 瓶以极低角度(1°-3°)缓慢倾斜,减少细胞与基质的重力依赖性接触,模拟轻度失重环境。设备要求简单、操作便捷,适合初步探索性实验,但模拟效果有限,无法实现长期稳定的失重状态还原。


二、贴壁细胞的模拟失重培养方法

贴壁细胞依赖基质附着生长,模拟失重需先打破其贴壁依赖,再通过失重技术维持悬浮状态,同时避免细胞损伤。

1. 预处理与接种准备

细胞脱壁:采用温和消化法(0.05% 胰酶 + EDTA,37℃孵育 2-3 分钟),避免过度消化导致细胞膜损伤,消化后用含血清培养基终止反应,离心收集细胞并调整浓度至 1×10⁵-5×10⁵ cells/mL。

微载体适配: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的微载体(如明胶微载体、聚赖氨酸修饰微载体),粒径 100-300μm,提前用培养基浸泡水化,与细胞悬液按 1:10(微载体质量:细胞数量)比例混合,确保细胞均匀吸附于微载体表面。

2. 失重培养操作流程

设备选择:优先使用 RWV 反应器,将混合微载体与细胞的培养基注入反应器,填充率控制在 80%-90%,避免气泡产生(气泡会增加剪切力)。

参数设置:旋转速度根据微载体粒径调整(10-60 rpm),以微载体不沉降、不贴壁为标准;温度维持 37℃,CO₂浓度 5%,通过反应器透气膜或气体交换模块保障溶氧(DO≥50%)。

传代与换液:每 24-48 小时更换 50% 培养基,补充营养与去除代谢废物;细胞密度达到 1×10⁶ cells/mL 时,按 1:2 比例稀释传代,或更换更大容积反应器。

3. 关键控制要点

避免微载体聚集:定期轻轻摇晃反应器(每日 1-2 次),或添加 0.1%-0.5% Pluronic F-68 抗聚团剂,防止微载体粘连导致细胞营养供应不足。

维持细胞 - 微载体吸附:确保微载体表面修饰充分,培养基中血清浓度不低于 5%,提供细胞黏附所需的黏附因子,避免细胞脱附流失。


三、悬浮细胞的模拟失重培养方法

悬浮细胞无需基质附着,模拟失重的核心是减少重力导致的沉降与聚团,维持细胞在培养基中的均匀分布,同时降低力学损伤。

1. 接种与培养基优化

细胞准备:离心收集对数期悬浮细胞(活力≥90%),用无血清或低血清专用培养基(如 HEK293F 专用培养基)调整浓度至 2×10⁵-1×10⁶ cells/mL,避免高浓度接种导致聚团。

培养基适配:添加抗聚团剂(0.2%-0.5% Pluronic F-68)与适量生长因子(如 EGF、胰岛素),提高细胞抗应激能力;调整培养基黏度(添加 0.1%-0.3% 羟乙基纤维素),辅助细胞悬浮,减少沉降。

2. 失重培养操作流程

设备选择:短期实验(≤72 小时)可用 RPM 随机定位机,长期培养(≥7 天)优先 RWV 反应器。

参数设置:RPM 旋转速度 5-20 rpm,三维随机旋转模式;RWV 反应器旋转速度 5-30 rpm,以细胞悬液呈均匀浑浊状为标准,避免高转速产生剪切力。

监测与调整:每 12 小时取样检测细胞活力与密度,活力低于 80% 时及时更换新鲜培养基;若出现细胞聚团,适当提高旋转速度(每次增加 5 rpm),或添加少量分散酶(如透明质酸酶,浓度≤10 U/mL)。

3. 关键控制要点

剪切力控制:悬浮细胞对剪切力敏感,旋转速度不可过高,反应器内壁需光滑无棱角;避免频繁开启反应器盖子,减少液体扰动。

溶氧与 pH 稳定:通过在线监测模块实时调控,pH 维持在 7.2-7.4,溶氧不低于 40%,避免缺氧导致细胞凋亡。


四、共性注意事项

对照设置:同步设置常重力对照组(常规贴壁培养或静态悬浮培养),便于对比失重环境对细胞的影响。

污染防控:模拟失重设备结构相对复杂,需彻底灭菌(高温高压或 γ 射线灭菌),操作过程严格遵循无菌流程,避免微生物污染。

样品检测:定期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聚团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力、周期,或通过 Western blot、qPCR 分析细胞功能基因表达,评估失重培养效果。

设备校准:实验前校准反应器旋转速度、温度、CO₂浓度等参数,确保模拟失重环境的稳定性与重复性。


no cache
Processed in 0.316529 Second.